海南大學是2007年8月由原華南熱帶農業大學與原海南大學合并組建而成的綜合性重點大學,是教育部和海南省人民政府部省合建高校。
學校秉承“海納百川 大道致遠”的校訓,弘揚“自強敬業 厚德弘毅”的校風。2008年12月,經國家批準成為“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2012年,進入國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興計劃”建設行列,先后獲得“中西部高?;A能力建設工程”“中西部高校綜合實力提升工程”等建設支持;2017年,入選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2018年,海南省委、省政府作出“聚全省之力辦好海南大學”的重大決策部署;同年,海南大學成為教育部與海南省政府“部省合建”高校,納入教育部直屬高校序列。2018年4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要支持海南大學創建世界一流學科”,為學校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原華南熱帶農業大學創建于1958年,與創建于1954年的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緊密結合,并稱“熱作兩院”,被譽為我國熱帶農業科教領域的“雙子星”。在周恩來總理“儋州立業,寶島生根”光輝題詞的激勵下,“兩院人”經過艱苦卓絕的奮斗,使我國成為世界上唯一在北緯18—24°范圍內大面積成功種植天然橡膠的國家,使我國從原來的植膠空白國,奇跡般地崛起為世界第五大產膠國。學校由此奠定了在橡膠和熱帶農業研究領域獨一無二的地位,獲得了國家發明一等獎、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等900多項科教成果,為我國社會發展與地方經濟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
原海南大學于1983年在一片荒灘地上艱苦起家,建成了全省規模最大、社會輻射力和影響力廣泛的學科專業體系,成為省屬綜合性重點大學。中共中央原總書記胡耀邦為學校題寫校名。2005年學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被評為優秀并獲準設立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人才培養質量和科學研究能力大幅提高,整體辦學水平持續提升,為海南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建校以來,周恩來、朱德、董必武、葉劍英、鄧小平、胡耀邦、王震等老一輩革命家,江澤民、胡錦濤、李鵬、朱镕基、溫家寶、賈慶林、曾慶紅、李嵐清、尉健行、劉延東、孫春蘭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先后親臨學校視察,給予親切關懷。歷屆海南省委、省政府領導對學校的建設和發展關懷備至、傾力支持;社會各界和廣大海外華人華僑、港澳臺同胞捐資興建教學樓、圖書館、學術中心、體育場館、學生活動中心等重要項目,設立了多項獎(助)學金,有力地推動了學校發展。
學?,F有校園面積6013畝,全日制學生4.2萬人,擁有36個二級學院,13個一級學科博士點和1個專業學位博士點,34個一級學科碩士點、21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69個本科專業、6個博士后流動站,45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5門國家一流本科課程,2門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國家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2門教育部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學科涵蓋了哲學、經濟學、法學、文學、理學、醫學、農學、工學、管理學、藝術學等門類。作物學連續兩輪入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名單,植物與動物科學、化學、材料科學、農業科學、工程學、環境科學與生態學等6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專任教師2600多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加拿大國家工程院院士、加拿大工程研究院院士1人,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國家級教學名師4人,長江學者、杰青、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領軍人才等國家級人才42人。在科研平臺方面,學校擁有1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20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3個省部級協同創新中心,2個教育部國別和區域研究中心,15個省部級工程研究中心,15個院士工作站,11個省級人文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學生的培養質量和競爭力不斷提高,近兩年,學生團隊獲得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金獎、“理律杯”全國高校模擬法庭競賽冠軍、全國第六屆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一等獎,首次問鼎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SIAM獎。
學校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要支持海南大學創建世界一流學科”的殷切囑托為戰略目標,以當好“參與者、參謀部、孵化器和后備隊”為戰略定位,以“支撐引領、特色取勝,高位嫁接、開放創新”為戰略思路,以“完全學分制、書院制和協同創新中心”三大改革為戰略路徑。依托海南區位優勢,凝練出“熱帶、海洋、旅游、特區”四大辦學特色。堅持“以服務求支持、以貢獻求發展”,努力營造“知行合一、崇尚學術、追求卓越”的求知治學氛圍。近年來,學校順應高等教育發展新趨勢,準確把握學術發展和人才成長規律,發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改革創新精神,全力推進完全學分制、書院制和組建協同創新中心三項重大改革,力求打破學院、學科壁壘,強化不同學科專業的交叉、教學與科研的深度融合,完善“個性化”人才培養機制,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培養拔尖創新人才,打造有組織科研創新體系。堅持面向國家發展戰略和海南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按照“解決真問題,真解決問題”的思路,聚焦“自貿港發展和制度創新”“生態文明”“文化旅游”“南繁與熱帶高效農業”“海洋科技”“全健康”“信息技術”七個重點研究領域組建協同創新中心,支撐、引領學校相關領域或學科成為“海南急需、國家一流”,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提供有力支撐。
學校實施開放辦學戰略,發揮海南自貿港對外開放的優勢,國際合作交流快速發展,逐步形成以服務“一帶一路”教育合作與交流為重點、深耕熱帶國家和地區為特色的對外開放辦學格局。學校實施“一院一校”國際合作交流行動計劃,先后與40個國家和地區214所高?;驒C構建立合作關系,中外合作辦學招生規模達到2470人。學校入選教育部第二批來華留學示范基地,已建成國際學生教育本碩博完整的培養體系。2017年與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合作設立“海南大學亞利桑那州立大學聯合國際旅游學院”,是旅游學科全國唯一一所中外合作辦學機構。
海南大學因國家戰略需求而立,因改革開放而興。面向未來,海南大學將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要支持海南大學創建世界一流學科”的殷切囑托,堅持扎根海南大地辦教育,與新時代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國家戰略,同頻共振、同向同行,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加強基礎學科、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建設,以創建世界一流學科和支撐引領海南自貿港發展的一流大學為目標,努力把海南大學建設成為新時代中國高等教育改革開放的示范。